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  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  CLOSE
  • 關於真愛
  • 真愛服務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單身服務
    • 協談輔導
    • 婚姻導師學院
    • 真愛雜誌訂閱
    • 讀書會
    • 家庭心理學 Podcast
    • 訂閱制 Podcast (付費收聽)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家庭心理學影片】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有嬅直說 Podcast】
  • 真愛TV
  • 線上學院
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真愛雜誌
  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  • 婚姻篇
      • 親子篇
      • 職場篇
      • 單身篇
  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新聞報導
    • 真愛直播室
    • 真愛分享
  • 奉獻捐款
  • FB同步資訊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【向囤積宣戰(下)】

  • 首頁
  • 媒體報導
理家理心系列之三

向囤積宣戰(下)

█馬睿欣

       上期提到要向囤積宣戰,必須認識何謂囤積。前文已講了「太多」、「過時」、「放錯位置」、「放錯時間」等四 項。本期續談其他三項。

5. 損壞
         壞了的東西該丟,似乎是理所當然。但事實上,每個家庭隨便走走, 都可以找出一些死屍殘兵。 
         冷凍箱裡放了兩年的中藥,妳的眼一直說服自己沒壞,但心裡已經失去吃的勇氣;被蟲蛀了的高級羊毛衫,殘缺如此,你卻任其暴屍荒野, 不予安葬;還有一只在夜市裡衝動買下的,早已停擺的錶;一台過期很久電腦。暴屍處處!! 
         有些損壞的東西沒被扔掉是因藏得太隱密,有些是心頭的不捨,但也有些明明已擱在太平間不去碰,卻被期待可以醫治拯救。 
         兩年前就要丟的吹風機,先生拍胸說它可以修,卻沒做到。偶爾妳提醒他,還被罵說:「妳沒看到我最近很忙?又不是沒有新的可以用!」 
         或是一件穿破的牛仔褲,你記得曾經從雜誌上剪下一個廢物利用的 文章,教人如何把它做成一個背袋, 所以一直壓在箱底,等哪天有空找出那張剪報學學看。 
         還有那些修比買更貴的電器,鏽掉的腳踏車,磨不利的刀,滿是刮痕的菜板,讓它們安息吧!

6. 無用 
         空間已經貧脊得可憐,為什麼還會存在一些無用的東西呢?
         我不知道。但物質本身的存在意義並不等同於你的存在意義。 
         鞋櫃裡第三十九雙皮鞋穿來美麗舒適,但自從第四十雙鞋娶進門 後,已經在冷宮裡凍成霜雪。對你, 這樣一雙鞋毫無用處。 
         你不看哲學書,書架上一套打折時買的存在主義精選叢書卡位多 年,就是無用的囤積。 
         最顯著的無用,是衣櫥裡那超過一半不穿的衣服和配件。這種囤 積很傷神,不單佔空間,得花時間整理,還要乾洗、保養。 
         人很難承認物質的無用,因為不那麼確定自己真正需用的是甚 麼。這是個一生的功課,努力學,就會進步。 
         「不適用」是「無用」的雙胞胎姊妹,隨著年紀增長、時代進步,身邊有些曾經的寵兒再不適用,例如音樂光碟普遍後,卡帶使用已經漸漸衰微,許久不聽的音樂,孩子看到膩的錄影帶,該淘汰的,就要無情。 
         
7. 失去意義
         有些人以為我們清除生命內外的囤積,就是為了整潔。去除髒亂,其實還有一個更深的意義,就是要讓我們更對準焦點而活,向著標竿直跑—— 割捨,是生命中最難的功課之一。 每年初冬,當我要修剪結完果子的樹時,看著那麼多奮力生長的枝子,總覺得好不捨動刀! 但我知道,那些會阻礙果樹成長的枝子必須剪掉,因為一顆樹能吸取的養分就是這麼多,生長的力氣就是這麼有限,只有對少數主枝的專注,才能帶來豐盛飽滿的果實。 
         我們的家中也有許多會讓生活散漫分心的東西,囤積著,不但用處不大,佔空間,還要刮走我們的體力去照顧。 
         專注吧!那些美好卻對自己毫無意義的東西,會使我們對眼前這個階段的呼召分心,會搶奪我們的心力去照顧、整理,請你將它們挪位或是捨棄。 
         有些婦女以前上班,有很多漂亮的套裝,一套一套的,很貴,料子很好、剪裁很美。後來決定待在家裡帶孩子,幾年下來,都捨不得捐那些衣服,掛在衣櫥,怕蟲咬要放樟腦 丸,年年要送出去乾洗,這麼養著這些衣服,就是因為捨不得。 
         其實除了佔據空間,花費於照顧它們的時間也很可惜,更重要的是,有的人每次整理這些衣服就開始想當年,就忍不住埋怨現狀。 
         記憶,有時是我們一些早該剪掉的臍帶,你不去剪,新的生活永遠沒辦法真正的開始。 
         另外,一些打算留給孩子的東 西。很多我們細心去打點保留的東西,包括照片,錄影帶,對我們來說也許很有意義,但是對將來長大,甚至成家的他們和他們的配偶而言,可能是看一眼,笑笑,就扔到垃圾桶裡去了。 
         這世間很短暫,人會用物質的傳宗接代來滿足靈魂深處對永恆的渴望。然而物質本身的保存容易,物質能傳遞的意義卻非常有限。 
        歲月、時代、文化,都不斷在擦拭著曾經出現在物質上的表情,等到東西傳到我們的後代手上時,也許,剩下的不過是一張張空白的,毫無表情的臉……。 
         我不是說家中不該留有紀念價值的東西,只是說,人的一生中,能留的,或值得留的,遠比我們大多數人以為的少。之後,我還會針對紀念物品的收藏整理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
一起想想看:
         1. 在你家中,那一類的囤積物最 多?壞了捨不得丟的?過時的? 無用的?失去意義的? 
         2. 你對「丟棄」是否有懼怕?為甚麼? 
         3. 如果家裡不肯丟的是另一半,你該怎麼辦? 
         4. 做個調查,看看住家附近有什麼接受捐贈舊物的機構團體,是否提供減稅證明,記錄下來,放在電話簿裡。 


作者為知名作家, 多年來帶領婦女團契、教導夫妻親子關係, 對理家有許多實務、輔導及研究心得。與夫婿盧仁生定居洛杉磯,育有二女一子。
 
作者馬睿欣著有叢書【理家理心】(真愛家庭協會/天恩出版社聯合出版),台灣讀者若欲購買者請點連結---> https://goo.gl/TCn1Gw

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44期
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→https://www.familykeeperss.org/emagazineindex

回上層

聯絡資訊

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電話:(02) 8732-8019
10674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288號
上班時間:
週一至週五 9:30-12:00,12:30-17:30
統一編號 : 94996113

捐款資訊

永豐銀行和平分行

 

戶名: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
銀行代碼:807

銀行帳號:162-001-0019171-3

 
線上捐款

社群連結

         
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 
Design by WebTech 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