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左起:延玲珍、邱維超、楊寧亞、陳德智(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執行長)一起宣示家庭主流化。魏麒原攝
推動家庭主流化不餘遺力的楊寧亞牧師(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),於7月27日召開「第二屆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」記者會。面對家庭主流化推動的困難,他說,家庭主流化是文化運動,關鍵在於扮演「領頭羊」的領袖,能夠看見家庭婚姻的價值,投入家庭主流化的行動。因此,此次研討會在於喚醒教會牧者和領袖,透過家庭主流化建造教會,進而帶動職場各行各業、國家家庭主流化,翻轉台灣。
「第二屆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」預計9月26-27日兩天在台北真理堂舉辦,主辦單位為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、台灣真愛家庭協會,延續2016年第一屆的主題「將心歸家、為家而戰」,將進一步探討「從扎根到開展」的策略應用。
在兩天研討會中,台灣真愛家庭協會邱維超、延玲珍夫婦將提供家庭事工理論與實務經驗,邱維超醫師分享活力婚姻課程,以及他從2013年承接北市「起步家庭支持輔導方案」4年來心得;專注於婚姻導友關輔事工的延玲珍老師,不僅分享她的婚姻導友理念,邀請導入婚姻導友的3間教會,在工作坊作見證,因著婚姻導友帶來教會弟兄姊妹生命的改變。
反轉國家現行性別主流化的趨勢
舉辦第二屆的家庭事工研討會的目標,楊寧亞牧師說,台灣的家庭婚姻問題嚴重,不僅有同運問題,少子化、老人長照等問題也迫在眉睫,2011年前總統馬英九就說「少子化是國安問題」,2011年的牧者國是論壇,更推動連續5年「為家庭義走」活動。透過把家庭主流化的理念及價值釐清,期盼教會傳道人把八成的力量,投入家庭主流化,擴散到家庭、職場、社會、國家,讓所有人都看重家庭婚姻價值,反轉國家現行性別主流化的趨勢。

楊寧亞牧師說明家庭主流化的關鍵。魏麒原攝
至於推動家庭主流化目前遭遇的困難,楊寧亞牧師說,家庭主流化基本上是一種文化的運動,是要改變群體的風俗習慣,文化運動的成敗決定在領導者,如果蔡英文總統、行政院長、縣市長等領袖,也能認知到家庭的重要,訴諸行動,家庭主流化的文化運動就有成功的機會。
「問題就出在政治領袖、職場領袖、堂會、宗派、機構領袖,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家庭主流化?」楊牧師說,堂會和宗派要做好家庭事工,最大困難是「捉不到牧師」,因為可能牧師、師母的家庭本身就出問題,很怕去碰家庭事工,所以這次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,重點放在堂會的家庭事工,實務如何操作,「牧師師母一定要來」。未來也可安排家庭事工團隊巡迴各教會,幫牧者同工處理家庭問題,教會家庭主流化後,職場七大山頭領袖,甚至政治領袖也能投入家庭主流化浪潮中,整個國家就會翻過來。
為何家庭主流化那麼難推動?楊牧師說,首先是領袖沒有看見,但即使有看見,要推家庭主流化依舊困難重重。記得幾年前他遇到前台北市長郝龍斌,那時教會剛好正在推「好爸爸運動」,郝市長馬上回了一句:「楊牧師拜託,要推應該推容易的,這好難!」這世界沒有辦法做成的事,相信只有耶穌的教會才能做成,因為「福音本是神的大能」。因此,這次家庭事工研習會,用很新鮮、活潑的見證,傳遞家庭事工的信念,激勵各堂會傳道人,倚靠耶穌的能力權柄,堂會家庭主流化是可行的。
取自國度復興報2018-07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