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望金色年華系列
省思籌謀,起而行動 (四)
(真愛團隊分享 林敏雯整理)
瞻望金色年華:人際關係
(吳瑩瑛老師)
培養良好人際關係是我們一生中要不斷修練的重要功課。人際關係,包括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等,顯然是退休生活中個人是否能頤養天年的重要因素之一,因此必須花時間,以真誠持續經營,就算是親如夫妻、親子,也要隨時以愛心不斷灌溉。
有調查顯示,90%的中壯年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融洽。越來越多兒女探望父母時,就是吃頓飯而已。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,就是一位臺灣中年兒子以長背巾懷抱老母就醫,好似當年母親懷搋幼兒的光景。子女人過中年、父母進入老年後,往往角色對調。成年兒女有時會表現些許不耐煩和怒氣,大多是因為我們忘記老年人的無奈。因此在照顧父母時,要先想清楚自己的角色為何,不再期待父母如從前能自理一切。而且別忘了,我們在做,下一代在看喔!
中壯年人對成年的兒女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更不要常把「想當年」掛在口中。尊重兒女們的意見和決定,見面時少抱怨,給孩子們一個自主「花錢」與「花時間」的寬鬆環境。經濟能力許可之下對兒女們多點付出,享受和諧與快樂的關係是要投資的。另外,夫妻要存有「無條件在體力上和金錢上對兒女付出」的共識,就當是為社會當志工。
我們在不完滿的原生家庭成長,甚至帶著傷害進入另一個家庭。在原生家庭的成長過程中,兄弟姊妹都會歷經重大的情緒起伏,當我們離家建立新家庭後,這些感覺仍然如影隨形。眼看著父母變老、生病、離世,是人生中最難面對的事情之一,不可避免地,將會影響兄弟姊妹之間日後相處的方式,手足之間的爭執往往是悲劇的開始。親情是上帝所賜,一定要珍惜,父母方能含笑安息。
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年輕時就得努力經營,若等到退休後再建立社交網就會力不從心,備增挫折。在社會上要建立一定的人際關係,除了個性之外,必須有一定的「觸媒」,如工作關係、興趣、信仰上的交集,故有「以文會友」、「以球會友」、「以音樂會友」、「靈裡相交」的說法。退休之前所儲蓄的友誼,才是一個人擁有快樂金色年華雄厚的資本。
瞻望金色年華:信仰
(蘇文安牧師)
靈命至關鍵
信仰是瞻望金色年華的基礎。許多過來人如此見證:當他們的屬靈生命持續成長,心理就維持健康,而心理健康更進一步正面影響生理健康。
信仰也和其他方面一般,需要歲月中認真地操練與累積。進入晚年,許多外在的資源逐漸薄弱,經歷著一連串頭銜、財富、體力等的「失落」,更需要內在資源的豐盛、飽滿,方能活出喜樂與尊嚴。
從閱讀和觀察中,我將這許多的「失落」歸納為「三串鑰匙」。頭一串是交出的辦公室鑰匙,開始過退休的生活;第二串是交出的汽車鑰匙,不能再自由行動了;第三串便是交出的房子或房間鑰匙,因為失去自理的能力,生活起居需由專人照顧。
這一連串的失落,大病小病的折磨,直到最後面臨生死大關,都需要信仰的能量與動力,帶領我們這艘生命船,闖過一關又一關。
信仰要操練
以下五點可幫助我們操練信仰,使靈命不斷增長。
1. 每天靈修:建立與神個別且親密的關係。把聖經讀到生命裡,在生活中活出神的原則,體驗神的大能。把神寫下的話,變成針對我們的處境與需要所說的話。
2. 省思人生:以信仰的標準省思過去的人生,並對省思的結果採取實際行動,行所當行。例如是否該做饒恕的功課、退讓的功課;人生中是否有缺憾需要彌補,是否受傷害或造成傷害需要醫治;是否需要悔改。有人說悔而不改,就像在一艘破船上,拼命向外舀水,卻不去補船身的破洞。到頭來充滿罪疚感,覺得人生沒有完滿的結局。所以悔改也是在瞻望金色年華時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3. 信仰群體:在人際關係中,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酒肉朋友,不只是麻將搭子,不只是旅遊夥伴,而是真正能在靈命上彼此激勵、一起事奉、操練品格的人。有人甚至感歎,信仰靈友間的關係,要比同胞手足還親。因為他們能彼此代禱,分享真正的需要、真正的恐懼。
4. 傳承信仰:明白傳承信仰勝於傳承財富。我們的價值觀、因信仰流露無私的愛、超越苦難的信心⋯⋯,都將成為兒女及周遭親友的最大資產,且能代代相傳、永不貶值。可以藉由錄音、錄影、書寫,留下記錄。並可整理成相簿、做注記。趁著心智仍清楚,自己動手整理,且越精簡越好,才有可能傳給下一代。千萬不要期待子女幫我們整理,否則最後極有可能被當作垃圾清理掉。
5. 生命教育:就是所謂的生死學。目前無論在臺在美,都可以找到許多相關書籍和課程。這門功課就是要看清楚生與死,好讓我們能坦然面對人生的終局,也包括如何面對親友離世。
信仰成為推動力
我有位親人今年正好滿九十歲。她目前獨自住在老人公寓,頭腦清楚,非常有活力;每天梳妝打扮,從帽子到鞋子的搭配,一一都有講究。慣常搭公車參加各式教會及社區活動,有時一天連趕兩三場。她是美國南加州臺灣人長輩圈子中出名的積極、樂觀典範。
如此長壽的副作用,就是看著親友一個個離去,甚至包括自己的晚輩。她的一雙女兒,一個在廿幾歲時去世,另一個在四十幾歲過世。二媳婦在十幾年前離世。2007年她八十三歲時,所敬愛的一對親族長輩,相繼過世。同一年她的大弟過世,老伴也在同年過世。她再樂觀再積極,也承受不住了。於是陷入沮喪,胸口老像是壓著一塊大石頭。
那年感恩節、聖誕節期間,不斷聽到要凡事謝恩、要常常喜樂的信息。她向上帝呼求:「主啊!我怎麼喜樂得起來?」在靈修時,忽然一句話浮現心頭:「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,是你們的力量。」(尼希米記8:10)她反覆唸誦這節經文,突然一股暖流從頭頂澆灌而下,浸浴全身,心頭巨石頓時轟然掉落。
她想通了。世上的離別都是短暫的離別,從主的眼光看來只像一分一秒這麼短,很快她就會與這些至親在天上相見。至於在世上餘下的日子,不喜樂也要過,喜樂也要過,選擇權在她手中。
是的,信仰不僅讓我們活得快樂,更是一股力量,推動我們前進,度過很多失喪,很多病痛,很多難關,直到躍過生死大關,進入永恆。信仰是我們在瞻望金色年華時最基本,亦是最重要的一門功課。
本文整理自國際真愛家庭協會2014年1月8日於洛杉磯核桃市會館舉行的「瞻望金色年華」系列座談第一場,請點連結收聽講座錄音:http://www.familykeepers.org/download2.aspx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77期
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→https://www.familykeeperss.org/emagazineinde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