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  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  CLOSE
  • 關於真愛
  • 真愛服務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單身服務
    • 協談輔導
    • 婚姻導師學院
    • 真愛雜誌訂閱
    • 讀書會
    • 家庭心理學 Podcast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家庭心理學影片】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有嬅直說 Podcast】
    • 【婚姻講座】夫妻密室系列
  • 真愛TV
  • 線上學院
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真愛雜誌
  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  • 婚姻篇
      • 親子篇
      • 職場篇
      • 單身篇
  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新聞報導
    • 真愛直播室
    • 真愛分享
  • 奉獻捐款
  • FB同步資訊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客廳,心靈的補給站

  • 首頁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真愛雜誌
  • 家庭親情篇

媒體報導

  • 真愛雜誌
    • 婚姻篇
    • 親子篇
    • 職場篇
    • 單身篇
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新聞報導
  • 真愛直播室
  • 真愛分享

讓客廳,心靈的補給站

■馬睿欣
 
       如果說廚房代表女人的心,客廳就是那個女人的臉。
       如果說一個家的廚房,徹底暴露了女主人對自己角色的接納和認同,一個家的客廳,就充分表達了她的社交理念和人際關係。
       在美國,很多房子的客廳分為正式客廳和起居室,前者是對外的社交活動和人際互動,後者是對內的。

客廳越大越好?
       我去過不少廚房很髒很亂的家庭,卻有著一個整潔華麗的客廳。

       許多女人的外表打扮和她家的客廳佈置頗為一致。時常穿著華麗的女人,家裡客廳通常也有些華麗的擺設或家具,服裝顏色搭配特別有品味的女人,她家的客廳通常也在色彩上給人驚奇。當然,有些家庭完全套不上這些觀察出來的定律,因為她家有個對客廳很有意見的男主人。

       有人以為我對廚房這麼有革命情感,一定很在乎廚房,其實我買房子的時候最不在乎廚房。我接洽仲介時,首先一定強調,我要一個大客廳,越大越好。

       因著信仰,我和先生在交往時就確定以後我們家是一個開放的家。基督信仰教導我們要分享愛,我們都盼望成家之後,能邀請許多人進入我們的家享受愛,得到心靈的棲息。

開放家庭
       這樣一個信念,在找房子時大受挑戰。仲介根據我們的預算,先帶我們到一個新開發的社區去看房子,她認為新社區能用便宜一點的價錢買到新一點的房子。

       在房價昂貴的洛杉磯,十年內的房子都算新。我們在新社區走了一圈,發現所有十年內建的房子都有同一個特點:面積三千英呎(約83坪)的房子,臥室大得嚇人,客廳小得可憐。

       在以小家庭為主的北美,一個臥房裡有兩個走得進去的衣櫃(walk-in closet),兩個洗臉槽。客廳,卻和主臥房差不多大。這說明了甚麼?有客來訪的機率很小,頂多一兩位,個人自我享受的時間多,是個人,而非夫婦,或一家人,所以起居室也小,卻有個人衣櫥,甚至個人浴缸。

       院子更普遍縮小,因為孩子少,全家人一起活動的時間少得可憐。

       打開家門,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畫面在這個世代何等稀奇!生日慶典,現代人總是說:「去麥當勞,去餐廳,去公園吧!」

       隨著公共設施的健全,付費場所的豐富,在外頭享受群體生活,的確實際。但我們卻默默承認,若有人打開家邀請我們去,自己的心會不自覺地溫暖起來,與那家人的距離會不自禁地拉近。

     「開放家庭」的意義,遠超過提供一個物質空間;開放一個家,是鑿開一個愛的活泉。

       離鄉的日子長,從十五歲到結婚擁有自己的家之前,有許多不同的家庭曾為我打開門,邀請我進去分享他們的家庭溫馨。或是一頓晚餐,或是週末茶點小吃,或是一杯熱咖啡,幾句寒暄問暖,靜靜共聽幾曲美妙詩歌,有家的膀臂攬著,心,也就被暖暖地圈著、呵護著。
開放一個家,是鑿開一個愛的活泉

愛的活泉
       在這麼多伸出膀臂的地方裡,有一個家庭對我影響尤其深刻。
       那是一對退休宣教士夫婦,他們從第三世界國家工作退休後住的地方。
       七十幾歲的老夫婦,安享晚年的日子,他們住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呢?

       也許,該有個舒適的臥房,看落日的陽台;該有個大電視螢幕佔滿的起居室,讓他們耗費用不完的白日; 或者,一屋子一園子讓他們活動筋骨的奇花異草,也算合理。

       至於廚房,滿臉皺紋蛛網的女主人已經沾了一輩子油煙,終於熬到飲食清淡簡單的年紀,該還她一個清秀的容貌吧!客廳呢?昨日風華已過,應是記憶的陳列室,像博物館一般,沈寂、嚴肅,存在當下,卻對現在漫不經心。

       可是,那個屋子,整把火燃在人氣沸騰的客廳。其他房間都沉默地,甘心地用一身灰白樸素陪襯著。

       原來他們回國後,聽說洛杉磯加州大學有許多離鄉背井的外國學生,就用微薄的積蓄在附近買了一個活動房屋(Mobile Home),然後常常邀請外國學生來享受家庭溫馨。

       第一次走進那個活動房屋,佈置精細的客廳就留住了我們這群年輕學生的心。

       冬陽般的黃色燈光下,掛在牆上或擺在櫥櫃裡的每一樣東西,都像睡飽的嬰孩,張著眼睛對人微笑,讓人不得不停下腳步,與他們歡喜交談。後來我發現,待在那個客廳裡的人,都會忍不住至少問一次:「這是什麼?」而且只要開口問,每一個問題的答案,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女主人精心的設計。因為他們長年在跨文化的第三世界國家工作,關懷人的生活與生命,親身經歷了許多愛的故事,也看見了許多人情冷暖。從嬰孩到老人,從最窮困的家庭到非洲小國的皇室貴族,不同的生命巨輪在他們眼前來回壓輾,有的承載愛,有的卸不下苦毒。

       當這對宣教士夫婦遠超過退休年紀而必須回鄉時,他們決定回到祖國,把一生摘集的、最寶貴的生命故事講述給正往山頂衝的年輕學生,盼望他們能從中吸吮到真理的養分,活出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。

客廳中的新天地
       那個客廳的意義,徹底拓寬了我對成家的看法。

       當世界一直把家庭濃縮成男女戀情最後停泊的港灣時,我在那對老夫婦的家中看見了一片新天新地:才1100英呎(約30坪)的活動房屋,因著分享愛的心志,變得如此遼闊!!

       結婚後,像很多年輕夫婦一樣,前幾年經歷租屋和住處的不定。第五年,我們搬進了現在這棟打算安定下來的房子後,廚房、臥室、車庫,都很快弄好歸位。只有客廳,除了立刻決定把隔在客廳和正式餐廳(formal dinning room)之間的木頭拆掉,使原來的客廳空間更寬敞,可以容納更多人聚會。其他的規劃,無論牆上的佈置、擺設,一櫥一櫃一桌一椅的購買,都在極緩慢的思考長河裡,慢慢地漂流著,等候找到停泊的岸。

       因為我們默默祈禱,希望我們的家也是一個能祝福許多人的地方。而我們的客廳,但願她可以被預備好,揚起歡迎的笑臉,打開溫暖的膀臂,去迎接有需要的人。

       我們期待:祝福這個家的愛和關懷,信仰和真理,就在這個客廳裡,打開,供人自由擷取。

一起想想看
1. 客廳對你的意義是什麼?功能是什麼?
2. 分享你佈置客廳的原則。
3. 你覺得家裏的客廳有被善加利用嗎?為甚麼?
4. 你們家常有客人嗎?分享你對請人到家裡來的看法。

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56期
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→https://www.familykeeperss.org/emagazineindex

回上層

聯絡資訊

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電話:(02) 8732-8019
10674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288號
上班時間:
週一至週五 9:30-12:00,12:30-17:30
統一編號 : 94996113

捐款資訊

永豐銀行和平分行

 

戶名: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
銀行代碼:807

銀行帳號:162-001-0019171-3

 
線上捐款

社群連結

         
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 
Design by WebTech 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