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  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  CLOSE
  • 關於真愛
  • 真愛服務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單身服務
    • 協談輔導
    • 婚姻導師學院
    • 真愛雜誌訂閱
    • 讀書會
    • 家庭心理學 Podcast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家庭心理學影片】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有嬅直說 Podcast】
    • 【婚姻講座】夫妻密室系列
  • 真愛TV
  • 線上學院
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真愛雜誌
  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  • 婚姻篇
      • 親子篇
      • 職場篇
      • 單身篇
  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新聞報導
    • 真愛直播室
    • 真愛分享
  • 奉獻捐款
  • FB同步資訊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為父為夫四十載

  • 首頁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真愛雜誌
  • 家庭親情篇

媒體報導

  • 真愛雜誌
    • 婚姻篇
    • 親子篇
    • 職場篇
    • 單身篇
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新聞報導
  • 真愛直播室
  • 真愛分享
樂享天倫,回首前塵,心中感恩無限

為父為夫四十載

█口述 鄭良信
█執筆 李凱樂
       孩子們天使般的歌聲、笑聲、歡鬧聲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。十三歲的大孫兒帶著幾個小孩子,興高采烈玩著火車過山洞的遊戲。另外幾個還在學步的,吮著大拇指津津有味的瞧著堂表兄姊們蹦蹦跳跳,禁不住也踢起小腿,躍躍欲試。
       散坐在四周草地上,樂得笑呵呵的是他們的父母,我們的五對子女媳婿。我和內人香蕊手牽手而坐,環視這幅天倫樂圖,不禁相視而笑。

枝繁葉茂
       這是二OOO年九月初,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,孩子們為慶祝我們倆結婚四十週年,精心安排了整整一星期的家庭團聚。
       那幾天孫兒們在遊樂園草地上歡唱遊樂的畫面,洋溢著溫馨趣味,至今仍清晰的浮現在腦海,讓我們回味無窮。
       一九六O年,我年方二十五,剛自醫學院畢業,同年與小我一歲的香蕊成婚。
       一九六五年,初抵美國新大陸,我和香蕊正是充滿熱情活力,滿懷夢想的年輕夫婦,帶著五歲、三歲的一雙小兒女,隨後小家庭陸續又添了一個兒子,一對雙胞胎女兒。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,當年的小倆口早已兩鬢斑白,又蒙上帝祝福開枝散葉茁壯增長成二十五人的家族。

家有家規
       一九七O年我在美國中北部的北達柯塔州開業。此地氣候嚴寒,居民多為北歐挪威後裔,東方人極為少見。沒想到我們卻一住十九年。那可說是我們養兒育女、建造家庭最關鍵的一段時間。
       我和香蕊有共同的信仰,按著聖經的原則來經營家庭生活。聖經中說丈夫作頭,夫妻合一。我們兼採東西方文化的長處來教養子女。我力求自己成為有原則、有威嚴的父親,但絕不濫用威權。香蕊則扮演執行者的角色,也是孩子們知心的朋友。
       在教養子女時,我們一直採行四大原則:家庭生活有制度;家居生活簡樸化;重要原則要堅持;以信仰為家庭生活的中心。

建立家庭制度
       我們規定在家中不准說英語,要以母語交談。常利用暑假帶子女回台灣尋根,以認同自己的文化根源,建立他們的自信與自尊。
       兒女相互間不直呼名字,以哥、弟、姊、妹相稱,姻親方面也以嫂嫂、姊夫、妹夫等稱呼。東方文化中兄友弟恭、長幼有序的基本禮儀,我們都不輕忽。
       我們不在家時,孩子中的兄姊有絕對權威,弟妹一定要服從,兄姊自然也會照護弟妹,負起全責。直到現在,孩子都已各自成家立業,仍是弟妹尊重兄姊,兄姊疼愛弟妹,互助互勵非常友愛。
力求生活簡樸
       自我開業行醫後,收入增多。我們想到聖經上說「財寶在那裡,心也在那裡」,一點也不錯。我們又觀察許多人家庭生活被物慾所侵蝕後,決定實行樸素生活。金錢可以讓生活過得舒服,但買不到快樂,靠物質也難以成功教養子女。
       我們平日不開名車,不住豪宅,穿著只求舒適得體,不執意送子女上私立中、小學。我們告訴孩子,存錢的目的一是為傳福音,二是為救急用。父母沒有豐厚的遺產留給他們,他們未來只能自食其力。孩子們也體諒父母心,從不做過份的要求。

堅持重要原則
       我有三點堅持:一是信仰、二是學業、三是婚姻。信仰是家庭傳統,不可偏離。學業上不論是兒子女兒,一律鼓勵、資助他們努力向學,儘所能完成最高學歷。
       在子女婚姻方面,孩子們還在小學階段,我們就以父對子、母對女方式,用開放態度進行性教育。除了生理上的認識外,特別注意男女朋友交往。在我們家,高中畢業以前不准交男女朋友,成年後交往對象必須是基督徒。
       由於我們與子女間感情深厚,平日把孩子當朋友,孩子對我們也信任。他們如有心儀對象,總在交往之前提出,徵詢父母意見。感謝上帝,孩子們極為尊重我們的分析與建議。
       孩子成婚前,我都會特別約見未婚夫妻,要他們承諾堅守誓約、終身相守、不可互相離棄。

以信仰為中心
       全家每星期天上教會,我鼓勵年長的孩子在教會當主日學老師,教導年幼的孩子,邊做邊學,對他們自己的信仰很有幫助。
       每週六是家庭禮拜日,孩子小時由我帶領,當他們進入青少年期時,就由孩子輪流主持,我從旁輔導。我會用心設計一些活 ,如「討論會」、「父子對話」等等,使家庭禮拜不致流於枯燥乏味。
       每週五晚上,我們會與每個孩單獨談話。在這段時間裡,孩子會打開心扉,道出心底悄悄話,我們也靜心聆聽。那是父母子女親情融合最動人的時刻。也由此建立溝通的管道,維繫親密的親子關係。

轉換角色
       當初剛搬到北達柯塔州時,最小的雙胞胎女兒剛會走路,最大的兒子才十歲。十九年後,當我結束診所,偕香蕊回臺灣參加醫療宣教工作時,五個孩子已是朝氣蓬勃的青年,陸續進入成家立業的階段。
       五個孩子中有四個是醫師,有耳鼻喉科、家庭科、腫瘤科、小兒科,有人開玩笑說:「你們何不乾脆開一間家族醫院?」
       我們對兒女的管教,到他們結婚為止,此後就完全扮演默默代禱的角色。如今我們定居在南加州爾灣市(Irvine),長子、長女、幼女三家都住在鄰近,步行可達。週末幾家共聚用餐一次,飯後做家庭禮拜。住外州的次子、次女則每年去探望一至二次。
       我們雖與兒女來往密切,卻尊重孩子們各有獨立家庭生活,孫輩的教養由他們自己負責。各家的規矩、傳統,由兒女夫妻自行商量決定,我們雖有意見,也不干涉。畢竟我們是祖父母,不宜越俎代庖。

攜手共度難關
       一九九九年一月初,發現香蕊患了直腸癌第三期,情況危急。於手術出院一星期後,我們飛到費城癌症治療中心,由任腫瘤科醫師的小兒子照顧,進行化療及電療、並修整人工肛門。
       在費城治療的六個月當中,有整整三個半月的時間,子女由各地輪流飛到費城照顧母親,沒有間斷。媳婦、女婿們也全力配合。
       為孩子們的孝心,我大感安慰。感謝上帝,藉香蕊的癌症,讓我們全家更合一來共度難關。孩子們也驚覺到:父母年紀已老,要警惕、要準備、要珍惜。
       香蕊經過治療後,情況穩定,為專心照顧妻子,我於一九九九年結束了在台灣十年的醫療宣教,提早退休返美。
       結縭四十年,攜手經歷人生中成家、創業、育子、事奉的各階段,香蕊一直是我的「好牽手」。我當了大半輩子醫師,幫助無數病患,今天香蕊有需要,我全力關愛她、陪伴她,實在是份所當為。
       每天早上我醒來,第一件事就是不住的禱告和感謝,感謝上帝又賜下新的一天。感謝上帝給我這樣的能力和機會,帶領我的家庭走過四十年的歲月!

口述者鄭良信醫師為退休耳鼻喉科專家,與妻子鄭香蕊定居南加州,育有五名兒女、十三個孫輩,
目前主持http://www.gtl.org網路福音網站服務鄉親。
執筆者李凱樂是位熱心助人的家庭主婦,在南加州參與成立多個媽媽讀書會。
 

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3期
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→https://www.familykeeperss.org/emagazineindex

回上層

聯絡資訊

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電話:(02) 8732-8019
10674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288號
上班時間:
週一至週五 9:30-12:00,12:30-17:30

捐款資訊

永豐銀行和平分行

 

戶名: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
銀行代碼:807

銀行帳號:162-001-0019171-3

 
線上捐款

社群連結

         
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 
Design by WebTech 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