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  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  CLOSE
  • 關於真愛
  • 真愛服務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單身服務
    • 協談輔導
    • 婚姻導師學院
    • 真愛雜誌訂閱
    • 讀書會
    • 家庭心理學 Podcast
    • 訂閱制 Podcast (付費收聽)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家庭心理學影片】
    • 免費學習專區-【有嬅直說 Podcast】
  • 真愛TV
  • 線上學院
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真愛雜誌
  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  • 婚姻篇
      • 親子篇
      • 職場篇
      • 單身篇
  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新聞報導
    • 真愛直播室
    • 真愛分享
  • 奉獻捐款
  • FB同步資訊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真的人人都能輔導他人嗎?

  • 首頁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新聞報導

媒體報導

  • 真愛雜誌
    • 婚姻篇
    • 親子篇
    • 職場篇
    • 單身篇
    • 家庭親情篇
    • 個人成長篇
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新聞報導
  • 真愛直播室
  • 真愛分享

2023/10/26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


台灣已進入AI時代,科技的發達讓工作效率提升、溝通更快速便利;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愈拉愈遠,甚至內心有說不出的嘆息,不知向誰傾訴、求助?

台灣真愛家庭協會執行長延玲珍博士,將其多年累積的心理學理論基礎,結合實務的觀點及實用的助人技巧,全收錄在新書《人人都能輔導》裡,盼鼓勵及裝備有心助人的關懷輔導者:你的陪伴,可以更有力量!

談到寫書初衷,延玲珍博士受訪提到,很多人問她「真的人人都能輔導(他人)嗎?」因著上帝是愛的源頭,基督徒領受上帝的愛以後,自然會希望也能給出愛。教會的牧者也耳提面命鼓勵信徒,要去關懷及服事人。



(圖一) 延玲珍盼助教會牧者和信徒有更多關輔裝備。


就像傳福音要裝備,關輔者也需受訓練

那麼,什麼是「輔導」呢?延玲珍舉例,若一個家庭的丈夫罹癌須接受化療,工作也受影響,這時太太要陪先生抗癌,家中若有幼兒有就學及照顧上的需求,就需要他人協助。當教會的小組成員看到這一家的需要,動起來去幫補,這就達到了「關懷」的階段。

接著,小組長發現這位太太在短時間內爆瘦,進一步關心詢問及安慰對方,提出「妳好像瘦了很多,先生出了這麼大的事情,孩子還幼小,妳壓力好大喔?」這時對方若敞開分享「我最近吃不下,睡得非常不好……」至此就進入「輔導」的階段。

對於接受過輔導裝備的信徒或傳道人,就會啟動評估的機制,像是體重急速下降、睡不著、吃不下,動不動想哭。這時具有輔導裝備的人,就會察覺到異樣,建議對方趕快求醫。

延玲珍引加拉太書六章2節「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」,教會的小組協助受助者打理需要處理的事情,這是彼此愛的交流、關懷。但受助者心裡有許多的情緒,加上面臨家庭的變故及生活的改變,受助者不但需要有人聽他說話,還要引導他,把原本講不出的話及對未來的害怕表達出來。這就是輔導者要發揮的功能,讓受輔者有能力面對自己眼前的困境。輔導不是解決人的事情,而是協助引導受輔者面對他的問題。

這是她寫下《人人都能輔導》一書的原因,希望提供眾教會的小組長、信徒領袖或傳道人,可以更深入的學習「如何助人」。




(圖二) 延玲珍與出版社同工合影。


延玲珍提及,她於2010年到2017年在好消息電視台(GOOD TV)開創家庭事工部,培訓上百位家庭電話關懷志工。她開辦了近200個小時的訓練課程,啟動家庭關懷專線事工,那些年間接到超過4萬人次的求助電話。她統計歸納其中有95%的來電都是基督徒──光是基督徒的弟兄姊妹,就有這麼高比例的人需要輔導。

因為在教會內會接觸到的受助者(包括非信徒),不亞於坊間有執照的諮商師等助人者,需要被關懷和輔導的族群非常大。當基督徒可以被裝備起來,關懷與陪伴有需要的人,也可進一步用生命影響生命,讓未信耶穌的人有機會走進教會。

延玲珍:助人者的裝備學習非常必要!

教會裡很多弟兄姊妹都渴望助人,但助人之前是需要接受裝備來賦能的。正如傳福音需要裝備,要成為關懷助人的輔導者亦然。

一個受過裝備的輔導者,會知道面對狀況時如何合宜處理,以及轉介適當的資源或單位給予必要的協助。舉例來說:當輔導者要去處理受助者的問題的時候,怎麼回答?面對自殺防治及哀傷危機時刻的處理,在家人有身心疾病的問題時,助人者如何做切實的詢問等。處在心理健康議題備受重視的年代,這樣的理論與實務知識都應放在教會的組長訓練中。

沒有受過專業裝備的人,僅能看見需要關懷對象所面臨問題的百分之十;受過裝備的輔導者能發現另外潛藏的百分之九十。此外,輔導者在介入輔導時要說什麼話?什麼話不該說?什麼時候需要如何轉介?書中提供非常多處理的面向與輔導方法。




(圖三) 延玲珍與丈夫邱維超醫師共同帶領夫妻營會。


40歲時向神要禮物,走上家庭事工道路

「其實我自己也曾接受過輔導……」延玲珍說,輔導者和受輔者一樣,生命和生活也會面臨挑戰,家庭也會遇到困難。一個稱職的輔導者,能處理別人的問題,也能處理自己的問題。

延玲珍說,許多人陷在原生家庭甚至是童年的傷害中走不出來。《人人都能輔導》的內容也希望幫助有意成為輔導助人者,能夠先做好「自我療癒」。書中從理論開始,幫助一個人先了解自己、看到自己在人類發展經歷的不同階段,接著再自我同理、自我療癒。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愛人的書,也充滿著要我們好好愛自己的溫柔提醒。

延玲珍分享,她40歲的時候向神禱告跟上帝要一個禮物,上帝就給她走家庭事工的感動。她在2002年第一次接觸美國的家庭更新協會夫妻營後,在2003年引進台灣,首開台灣夫妻營的先河。

2004年她帶三個孩子出國,她才發現自己是一個不健康的人。她在一歲多的時候父親去世,不知道那個空缺是很深的空洞,其實她有很多隱藏的情緒與問題。爾後她到神學院接受裝備,也在神學院認識了輔導老師並接受輔導,才發現自己有很大的問題。

許多年以後,延玲珍經過自我成長和學習成為現在的自己,希望透過《人人都能輔導》幫助有心想學習關懷輔導的使用者,能夠得到實際且可操作工具的幫助,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安慰者。




 

書 名:《人人都能輔導—寫給有心助人者的理論與實務技巧》書籍購買點此進入
作 者:延玲珍
出版社:天恩出版社


延玲珍盼助教會牧者和信徒有更多關輔裝備。
 

回上層

聯絡資訊

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電話:(02) 8732-8019
10674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288號
上班時間:
週一至週五 9:30-12:00,12:30-17:30
統一編號 : 94996113

捐款資訊

永豐銀行和平分行

 

戶名:社團法人台灣真愛家庭協會

銀行代碼:807

銀行帳號:162-001-0019171-3

 
線上捐款

社群連結

         
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 
Design by WebTech 網頁設計